<
y2h1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撩夫日常 > 第102节
    “请问您……?”

    刚开始, 锦绣还没认出这一脸微笑平和从容、和她打招呼的女人就是吴氏。

    她们碰面邂逅的地方也很滑稽,春台戏院不远的那条西街,上次两个女人争相吵嚷之地。而所站的位置,还是锦绣和卢信良将王翰送去返回的那座茶寮。对,就是锦绣和卢信良同时在这个茶寮里,听见那些猥琐下流不堪的、有关于她声名扫地、《绣榻艳史》的那个地方。

    锦绣感觉自己像做了一场梦。

    “呵!卢夫人, 看来您真是贵人多忘事, 我们见过好几次面了!卢夫人,难道我……吴婉顺在您眼里就这么不起眼吗?”

    原来,吴氏的闺名叫吴婉顺,现在看来,真是人如其名,确实婉约又温顺。

    她朝锦绣自嘲地、微微一笑。

    两个女人最后在茶寮边上坐了下来。吴氏真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吴氏。茶寮外面淅淅沥沥的雨,仍旧在下。轻笼了空气一层寥寥薄薄的烟。一声吆喝欢迎, 有年轻活计上得茶来。吴氏转身望了望那雨帘。然后她对锦绣说,那姓张的男人,她已经和他离了。

    “你们离、离了?”锦绣诧。

    “离了!”吴氏点头,轻叹一口气,似乎点得如抒胸臆,如释重负。

    几经数次风波近乎癫狂走火入魔的吴家娘子吴婉顺,终于,伤痕遍体,历经劫磨,她再也熬撑不下去了!也没有余力熬煎下去了!那个男人,真的不是个东西,家孝期间,就那么堂而皇之偷立了个外宅不说,回去一旦各种不顺他意,他就冷她,骂她,甚至越演越烈,家暴疯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锦绣当时的那盆冷水没有将吴氏泼醒,可是,这人生大抵如此,非得历经什么,从地狱地爬起来,才能幡然醒悟,彻底地认清目前的现实与究竟!

    “那是个畜生!卢夫人啊,我跟你说,那姓张的,分明是一个畜生……”

    吴氏现在决定把附近一处点心铺面给盘下来。她和那姓张的离了,并说他是畜生,不用说,目前的吴氏就如看透了一切人生沧桑、而今终于涅槃脱身的女受难英雄。锦绣感觉她说这话的时候微笑很迷人,那眼睛犹如溪水般清澈柔和而坚定的流淌,也让她大为震撼了!

    当然,她为这女人感到喝彩高兴,声音一遍遍地,“对!离了好!离了好!那间铺子,你有把握吗?”

    意思是,你从没出过门的女人,向来以夫为天,这第一次出来做事,能有那个能力么?

    吴氏又是微微一笑,“有没有那个能力不好说?至少,我得先出来转转,多看看吧!”

    锦绣点头。这个女人,真是不一样了!雨水滴滴答答,渐渐地,下得小了。两个人就那样说了会话。

    忽然,锦绣感到一阵恶心反胃,“呕,呕——”

    她的胃,翻江倒海,像是颠簸在马车或者船里各种难受折磨。想吐,吐不出来,一股气,就那么上冲呃逆。

    锦绣心想:我这是在嫉妒难受吗?

    吴氏已经都不一样了,那么如波平静,意外潇洒看遍了人事,脱离苦海,远离了那个男人,而自己对那卢信良呢?

    滑稽!真是滑稽啊!

    不敢去想曾经暗自嘲讽这吴氏的心态,她就那么呕着,胃里惊天动繁复折腾。

    太丢脸了!真是太丢脸了!

    她狼狈不堪,面色焦黄地,正要掏出袖中的丝绢掩饰这番失态,“对不起,吴家娘子,我、还有点事儿,我得走、走了……”

    她得走了!不能让这吴氏看出自己的狼狈与窝囊,不能让她就这么倒换了位置,把以前锦绣和这吴家娘子的位置调换一下——她,居然临下,那么高傲不可一世看着她。对!不能这么倒换了位置!

    罩在头上的帷帽也搁在茶桌忘记拿了,匆匆付了一些碎银在桌上,意思是,这茶,还是得她请客。

    雨下得急急而稠密。

    锦绣身体软软绵绵,像是被什么东西掏空了一样,她就那么离开桌子,走啊走啊,走啊走,艰难而吃力。

    可是,走了还不到十步。忽然,一道晴天霹雳——

    “卢夫人……容我说一句,你,是不是身上有喜了?”

    她这个样子,实在太像了!太像!

    锦绣整个人又是一道霹雳击中天灵。“你说什么?你说,你……”她这是在问吴氏。

    她问吴氏,说话是不是一定要这么不负责?她很想掐死她!掐死这吴氏!因为锦绣骤然响起——

    确实,自己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来癸水了!两个多月没有来!两个多月!

    锦绣,她怀孕了!她,怀孕了!

    第69章 恶霸卢大相爷

    卢信良拿了一本折子在手上。

    屋外细雨绵绵。那个折子的蓝色批注刚刚经他吹干。他把眉头紧紧蹙起, 唇角微抿成一条直线。

    太烦了!他的心情实在是太烦太烦了!

    桌上的奏折文件卷宗档案堆积如山, 很多军政上的大事刚刚处理完毕,然后,另一位地方的知府又发来文件说, 卢信良所提倡的社仓制, 在他们那个地方进行得并不顺利……如此, 太多太多的烦心事,这个还没有解决,那个都又来了。

    家邸的事, 已然超出他的承受底限和范围!

    犹记二十岁那年, 卢信良的哥哥卢信实碰死在黄彩琉璃的金銮大殿上。

    先皇治世,国治无道,君不君,臣不臣。社无纲纪,流民四起。先帝好大喜功,东伐西讨, 因一心“利欲”所使, 至使社会危机祸乱四伏。百姓穷苦而深陷水深火热,饿殍遍野,致使贩卖人肉两脚羊这些触目惊心的惨状随处发生。卢信实当时是都察院的一名最高行政首领左右都御史,他的政治主张为“礼法合治”,也是孔孟朱子儒家理学的那一套:礼法合一,德刑兼治。

    皇帝笑话他:“好!卿一口一个的节气道义,那么, 不妨你卢大御史就当着诸臣工的面儿,碰死在朕的金銮大殿上,朕就采纳你说的那些唠叨……”其实,当时的皇帝只是开个玩笑。孔孟常说,舍生而取义,他就不信,这信守儒家学派的伪君子卢信实会真的犯颜直谏,自取其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皇帝,料定了卢信实不会!

    大气恢弘、威严无比的金銮大殿上。然而,一具冰冷冷的尸首还是顷刻间横陈在那儿。

    不卑不亢,面不改色。

    诸臣包括皇帝瞪大了眼珠子。

    血,蜿蜿蜒蜒,壮烈如河就那么激涌了皇帝和每一个大臣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