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2h1小说网 >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51节
    会员卡下方印了几排小格子,写的清清楚楚,每消费五十元可以盖一个印章,累积两个印章就可以换小礼品,集够越多印章能换的礼物也越高级,集够八个印章可以享受一次个人定制搭配体验!当然了,背面印着各种条款,最终解释权。

    很多人问,“靓女,个人定制搭配是什么啊?难道是你专门给我搭一身衣服?”

    宋诗远笑眯眯回答:“就是你们想的这样啦!我会根据你们每个人的身材样貌、穿衣的需要专门给你搭配一套,衣服也是八折。”

    “哇!”女孩们一阵欢呼。

    有能力一次消费一百块的女孩谁不想穿得更特别更两眼呢?

    领到会员卡后有人现场就要化妆,余自新早就手痒了,大姐二姐还有她自己这三张脸早就画腻了,长得还像,没挑战性!这多好啊,有鹅蛋脸,心形脸,圆脸的,肤色深浅不一,五官特征多样。

    第一个体验化妆的女孩是个大四学生,还提了要求,“化个报社上班的妆。”

    “没问题。”余自新又问她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稳重点呢?还是一看就很好亲近点呢?

    还帮她考虑,前者能让领导放心交给她工作,后者能尽快和同事前辈拉近关系。

    女孩还真没想到这问题,“能不能两者兼顾啊?”

    “行,咱们试试!”

    她给女孩画了个素颜妆,口红用豆沙色,眼线只在眼尾画细细一道,让眼睛更有神采,最后再上一层蜜粉,让皮肤看起来更细腻。

    还没画完就有人急着说:“我也画这样的!”

    “行,不着急,咱们一个一个来。”

    大四女孩拿着镜子看,也不觉得有多难,轻描淡写几下,鼻子也高了,眼睛也大了,人看起来成熟了,不笑也好像含着笑,“哇,好神奇!”

    余自新笑笑,不着痕迹推销,“是你底子好。你有这些化妆品的话,自己画啊!”

    问了价钱,女孩豪气地说,“唔该,刚才帮我化妆那一套一样一件,我都要了!”她又照照镜子,“还能再来体验吗?”只看了一遍,好像没学会怎么画!

    宋诗远笑了,“靓女改天再来啦!来,我帮你预约。下次你还可以试试其他妆容,和小姐妹出街,和男朋友拍拖约会,都可以画不同的啦!”

    她脸上是明艳的港风妆容,也有很多人喜欢,顿时很多人说,“那我周六上午来!”

    宋诗远拿出另一本硬皮本,“来来,谁要预约在我这儿排队,以后想要化妆可以提前预约好时间,一次十元,也可以用会员积分抵扣。”

    接着来的几个女孩都要求画港风妆容,宋诗远还帮她们用卷发棒卷了头发,一边卷一边教学,“粗硬发质调到一百八十度,软的头发一百六就行,像这样一转卷发棒,再轻轻一拉,好了!”

    也有女孩想买卷发棒,可是宿舍里电吹风筒都用不了,宿管阿姨查寝室会没收,更别说这个了!只得怏怏问:“阿姐,以后有重要节目提前约你行不行?”

    “当然行啦!和化妆一样预约就好!”

    余自新这边也是一边画一边教,“眉毛一笔一笔画,慢慢来!”

    她上粉底用的是洗脸用的人造海藻棉,剪成小条,夹在手指间,按压涂抹,效果居然和海绵蛋不相上下。就是海藻绵干了之后会变硬,要不停打湿,再用一块纱布吸走多余水分。有人买粉底霜,她就送一块剪好的海藻绵。

    眉笔口红粉底霜在宿舍里可没限制,几乎每个体验化妆的女孩都买了一套。

    消费满五十送一份小礼物,还能额外领一把修眉小刀,太棒了!

    排队的女孩们又有不少去隔壁买了串串香,还有性急的,直接买了全套化妆品,站在一旁观摩余自新化妆,“下午还有课,我先回去,晚上自己试试化妆,周末再来体验!”

    余自新点头,“对!化妆就是要多自己动手画,多琢磨,周末你要是带着问题来我还能帮你找找方法,那就学得快了!”

    有人一领头,很快就有人跟着办。

    女孩们也精明,今天是周四,已经过了半天了,不如周末早早来,画好可以美上一整天。

    余自新帮她们预约的时候留了心,皮肤底子好的,修修眉毛,打个底,上淡妆,十五分钟就够了,皮肤瑕疵多的,就得二十分钟。

    她还提醒她们,“要是没修过眉毛的,回去先不要自己动手,周末来了我教你。”

    女孩们笑嘻嘻提着购物袋,“多谢啦!”

    大姐好容易抽了个空跑出来,咦,刚才还喧喧嚷嚷好多人呢,这时都提着袋子过马路回学校了。

    “生意还好么?”

    “不错!”

    宋诗远整理了顾客档案,大二大三学生占了七成,外贸、外语专业的最多。

    下午四五点,女孩们又来体验变美时,宋诗远问一个外语专业的女孩,“你们有不要的旧英文课本么?”

    那女孩不仅答应给两姐妹找些旧课本,还建议她们去考四六级或者托福,“考个证更有底气些。”

    余自新这才想到,对啊,还能考证。考试也是帮助学习,检验学习成果的方法。

    六点初姐妹俩要关店时金姐来了。

    她开了辆红色的马自达,停在人行道上,进来小店仔细看了一圈,“好温馨啊!原来预算多少不是最重要的,品味才是。”

    看作话

    第58章 锦旗 用钱赚钱永远比用体力赚钱容易

    忙着赚钱时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 转眼又周一了,又到休息、充电的日子了。

    宋秋凤和徐山平这一周过的,那真是又充实又快乐。

    周末两天生意最好, 三元的串串套餐一天平均能卖出快八百份, 夜宵打包的也不少, 这两天每天都能至少净赚两千。

    周二到周五这几天, 早上顾客最少, 最多只能卖八、九十份,小妹专门跑去大学看过,说大多数学生早餐吃得随意, 在食堂随便买份粥包,两个包子一碗粥才一块五, 有人只买两个包子边走边吃,还有人干脆饿着。

    也有小贩站在教学楼外面的街道上,自行车后面放个保温箱,隔着铁栅栏跟学生交易,卖烧麦虾饺叉烧包的都有,两块钱以内能吃饱吃好, 学校保安要来撵就立即推车跑掉。

    他们的丸子和串串跟人家一比明显不占优势。

    周二到周五中午和晚上来用餐的人也比周末少了快一半, 不过,晚上来打包串串当夜宵的倒和周末人数差不多。

    来买宵夜的男生居多,他们又推出一个优惠套餐,两串肉丸加一串素丸子或者两串蘑菇五元,可以拿回宿舍几个人分吃。

    宿舍10点关门,从9点开始到打烊前,光这种五元套餐就能卖出□□十份。

    这么一天平均下来也能净赚一千出头。

    徐山平一算账,要是开学的时候能一直这样, 一周六天能赚八千左右,还没算上卖给素菜馆大姐每天一百串素丸子的钱呢。

    哎唷,要是每周都这样,那一个月岂不是就能赚三万?

    妈呀!

    怪不得小妹说要开公司、要贷款、要买房的时候那么硬气呢!只要他们好好干,半年就能把房子首付攒出来了!没准真能提前完成五年计划。

    徐山平这一周,每天晚上算账的时候都反复怀疑自己是不是算错了,宋秋凤刚开始也这样,跟着他傻笑了两天,冷静了,“你也不想想,咱们每天五点不到就起,十一二点才睡,这赚的真就是辛苦钱。还有,小妹和诗远她俩的钱你还没分呢!”

    是该分,徐山平很清楚,要不是小妹出主意,他没今天。他让秋凤拿主意分钱。

    秋凤决定,刚开业那两天的四个人平分,后来这几天的,整数分成三份,她和徐山平、小妹一人一份,零头全给宋诗远。

    余自新和宋诗远都摇头。

    宋诗远说,“这一周我总共就没在家多长时间,还得让大姐帮我去宿舍发传单,无功不受禄,怎么能再分一千多块钱?那我卖衣服那两天也得给你俩分钱咯?一家人,算这么清楚干什么?”现在大姐脑子清楚了,姐夫吃够了苦头再也不敢鸡贼了,他俩赚的钱还是存大姐账户,小钱上真没必要斤斤计较。

    余自新则说:“二姐说的也不对。买房她可出钱了……”

    徐山平一听,心提到喉咙眼了,该不会按买房子出的股份分吧?

    余自新对他一笑,“隔壁郑姐每月租金是一千五,咱们也这么算,你俩每个月按出资额给我和二姐交租,这公平吧?”

    徐山平连连点头,“公平!”

    “至于卖串串赚的钱,你就按一天一百给我吧。”

    余自新这话让徐山平和宋秋凤都惊了,“这哪行?”

    “以后我去海市,你们也得请帮工,也得这么算。说不定周末还得额外再请临时工。还有,买机器冰箱,改造厨房的钱,水电煤气,我和二姐在家的吃喝,不都是你们出的么?”

    宋秋凤忙说,“冰箱没花钱!”

    昨天黄阿姨托人运来了两台旧容声双门冰箱,说是有个同事的亲戚换了大房子,淘汰旧家电了,宋秋凤问多少钱,黄阿姨神秘一笑,“不要钱!”新家电有人抢着给人家送,全是原装进口货!

    宋秋凤惊讶地张大嘴,其中一台冰箱还八成新呢,就当垃圾扔了?

    黄阿姨提点她,“给司机师傅送包烟好啦!”

    刘阿姨拉来的药厂冷柜倒是花了三百。这冷柜正适合他们用,像个衣柜,两扇包着铝皮的门打开里面是一层一层抽屉,正好放做好的丸子。美中不足就是太大了,一启动起来,震得徐山平的小房间嗡嗡响。

    他准备叫峰哥再来一次,把厨房再扩大出一块,专门放这几个冰箱冷柜,再花点钱买点瓷砖,把厨房墙面和洗碗池子都好好美化一下。

    这周的总结会暂时开到这,先去睡觉吧,周一休息时再慢慢总结。

    徐山平和宋秋凤又私下商量,两人觉得一周给小妹偷偷存一千五。钱是英雄胆,等她到海市了,用钱的地方多呢。

    周一这天早上,徐山平和宋秋凤累得睡不醒,宋诗远和余自新悄悄出了门,又去厂区了。

    上周四体验馆开业成功得到了两百多份详细的会员资料,只要能有一百个左右的高忠诚度用户,宋诗远的小店一周只开一天也能存活下去,当然,这样赚的钱也不会太多。

    但在她的五年计划里,这个阶段她最首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学习,要大量的、海量的输入,这个阶段赚钱反而是其次的。

    上了几次课她发现,同是基础班的同学无论是对色彩的敏感度还是领悟能力都有人比她强。她从小在乡村长大,只有小学上过几节美术课,老师自己就水平有限,如果她不赶紧大量的输入,只凭着一点天资,走不远的。

    体验馆店小,试错的成本也小,她可以用它试验一些她的想法,再将成功的经验实践在金姐的丽影时尚,不断学习、试验、试错、总结经验再实践,这样还能不快速成长?

    大姐和徐山平眼下赚的是不少,可那是辛苦钱,说实在的还是体力为主的赚钱,她不想这样。

    花市摆摊好不好赚?几天就赚了十万,可也很辛苦。她跟林通求聊过,那几天他赚了少说几十万,可也没见他起早贪黑把嗓子都累哑啊,为什么?因为他还有金姐已经在产业链的上游了。

    她也要站在产业链的上游。

    用钱赚钱永远比用体力赚钱要快要容易,林通求和金姐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本钱,她想追上他们,就得找一条他们没走过的路。

    这条路怎么走,她现在自己也不很清楚,只有个大概的方向,但就像李小龙说的,有了方向,瞄准,前进,再随机应变。

    两人先去服装厂挑货,这次宋诗远按老友记带来的灵感挑了几套瑞秋风格的穿搭,配色是柠檬黄、薄荷绿和乳白,又清爽又非常适合刚进入职场的女孩穿。

    她还买了台淘汰的针车和一台锁边机。真丝小围巾和独家赠品也可以做起来了!

    货物暂且放在仓库,两人又去了趟派出所。

    干什么?

    送锦旗啊!

    锦旗也是余自新在小商品城定的,红金丝绒底上金黄大字:人民的警官,就是给人民办实事的警官!

    李所长一见姐妹俩惊讶地笑,“还真送锦旗呀!”

    姐俩真心实意说:“那必须得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