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2h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在古代做个小县官 > 第238章:不是绝对占理
    天色漆黑,茅春芳才回的县衙。

    茅夫人拧干了帕子给他擦脸,“听师爷说,你是被北山县的小孟大人吓出去的?”

    “什么叫吓出去。”茅春芳瘫在椅子上,任凭夫人动手服侍,“师爷真不会说话,我那是不想理他。”

    “那明天呢?”夫人问,“明天还不想理他吗?”

    “夫人难道是想让我见他?”茅春芳坐直了,然后才说:“他要见我,无非就是为那件事,我实在不想同意,又没必要跟他撕破脸,只能跟他比比耐心。

    他那种一贯顺风顺水的人,能有多少耐心?”

    “你们官场上的事我不懂,吃饭。”

    方桌上摆着茅夫人亲手做的饭菜,荤素搭配,味道可口,茅春芳在外面点评了一天的饭菜点心,总算吃到了自己想吃的。

    等这一家人吃的差不多,有近亲的侍从进来禀报,“大人,师爷求见。”

    茅春芳放下筷子,“让他进来。”

    师爷手上握着一卷纸,进来后朝茅春芳和茅夫人行礼,茅夫人派人收拾饭桌,将地方腾给了这两人。

    “手里拿的什么?”茅春芳问。

    师爷走上前,将摊开纸张的同时道:“纸上内容是小孟大人在门房所留。”

    茅春芳看着纸上的东西,横竖画的还挺直溜,“这是什么意思?”

    师爷摇头,“不清楚啊,班头禀报这应该是孟大人亲手所画,还画了这许多,您从后面的纸往前看,还画的越来越好了。”

    茅春芳把纸放到旁边,“不管它,还有别的事?”

    师爷继续道:“城门来报,今日北山县衙役带走二十多人,其中就有咱们县的人。”

    茅春芳面露不悦,“谁给他们开的路引?”

    “大人,咱们县的这几个人,到城门口时没有路引,是北山县的衙役把里正抓到城门口,当场开具的。”师爷说,“实在是胆大妄为,野蛮至极啊。”

    茅春芳脸色更加难看了,他想着两人同州为官,不愿意闹得太难看,自己避出衙门,他孟长青倒好,要来他杨门县做土匪么!

    “大人,他明天还来,不论您见不见他,他的人只要在城门口一站,咱们的守卫就起不到作用。”师爷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大人不如找上面的人,在朝堂上说几句话。”

    “我杨门县的事情,凉州知府尚不知情,刑部反倒知道了,这不是明摆着我勾结上官。”茅春芳摆手,“他那里指望不上。”

    师爷的脑子飞速运转,“是我太冲动。大人,不如在城门前一段增设关卡。”

    “这个办法好,既简单又有效,明天你亲自带人去办,不要让北山县的人看见。”茅春芳补充,“他的人守我的关卡总归是于理不合,你传我的话给守卫。”

    师爷凑近了听,将茅春芳的话用心记下来,连夜到城门处,传达给守城的兵头。

    孟长青这边,总算是到了家,衙役们牵马的牵马、报信的报信。

    “饿了饿了。”八方迫不及待的往里面走。

    孟长青和杨正还在衙门口说话,八方早就跑没影了。

    “明天再带些兄弟过去,就留在杨门城外负责接人。”

    “好,我今天晚上安排好。”

    “杨大哥,今天辛苦你们了,去厨房吃了晚饭早些休息,明日我们要提早出发。”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是。”

    杨正带一众衙役往厨房去,孟长青转过身,从县衙门内往外面看,什么有意思的也看不到。

    席蓓用刀柄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看了,你也去歇一歇吧。”

    孟长青回过神来,“师父,我还有政务没处理,你跟白大人他们先去休息。”

    席蓓看她往书房方向走,忍不住道:“可别累垮了。”

    孟长青笑了笑,她现在的作息,可比上辈子规律多了。

    从公堂外路过,她看到西侧有间房亮着灯,那是齐人立处理公务的地方。

    看来他也正忙着。

    进书房没多久,八方拎着热乎乎的晚饭进来了,只是这次拿来的却不是双份,孟长青问他:“你不在这里吃?”

    “我去厨房吃。”八方关门前说:“还有一碗汤,等会儿夫人亲自送来。”

    孟长青心里清楚了,母亲有话要跟她说。

    果然,没一会儿就听到外面响起她母亲的脚步声。

    孟长青提早掀开门帘,等在门口。

    “这么晚母亲还没休息,是我让您担心了。”她说着话,接过文氏手里的沙煲。

    “不说这些。”文氏让孟长青先吃。

    等她吃的差不多了,才轻声开口道:“看你一连忙了许多天,身体可还吃得消?”

    孟长青点头,“还行。”

    “还行就好。”文氏又说,“瞧你的面色,似乎遇到了难事。”

    孟长青把杨门县暗地卡人的事情说了,文氏跟孟长青想的一样,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遭受损失,茅春芳有所为难也是正常。

    “你做初一别人做十五,谁也没有绝对占理的时候,再说官场从来不是讲理的地方。”文氏说,“我知道你的脾气,但别因为这种事,对杨门县那位有什么看法。”

    “我知道。”孟长青说,“我对他早有看法,但不是因为这件事。

    说到底,现在是我有求于他,只能摆出态度,请他答应。”

    文氏看着她道:“你上门求见是你的态度,杨校尉他们站在城门口,也是你的态度。”

    “母亲说的是。”

    “你成熟许多了。”文氏很是欣慰,“等这事告一段落,记得去陪你娘说说话,她担心家里人,却不敢轻易表露,什么时候她才能活的自在些?”

    什么时候?孟长青也想知道。

    不止她娘,她自己也想活的自在。

    当初来北山县路上时期望的生活,还要多久才能实现?

    一夜安眠,转过天早起,孟长青连锻炼的步骤都略过,带上早饭,叫起还打着哈欠的众人踏着晨光上路。

    还是昨日的流程,城门开启,孟长青让杨校尉等人留在城门口。

    “孟大人。”兵头快跑到孟长青身侧,“孟大人,这里的城墙虽已不像北山县城墙那么险要,但到底是边境第二关,您的人总在此处怕是不妥。

    万一出事,说不好是杨门县的责任,还是北山县的责任。”

    孟长青一听这话,就知道出自茅春芳之口。

    这是威胁她,杨正他们再站下去,城门口就要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