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2h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虎背奇花 > 第六十七章 采菇女斗虎
    沈襄錚细细地注视着黎雄。

    黎雄喝了一口清茶,就恺恺地说开了:

    “那是前年秋天的事情。"

    “金风萧瑟,时已残秋。”

    “平川上草枯叶黄,万花凋零。”

    看来黎雄口才好,书底子也比较雄厚,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那年秋,我家从宝庆古城迤逦行来。

    到了隆回四大名山之一的九龙主峰下。

    我们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慢慢向山顶爬去。

    我父亲走在前头,他老人家年近花甲,身躯高大,精力充沛。

    客官您看到了,他老面目慈祥和善,象弥勒佛一样笑口常开。

    我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宝庆巨富。

    只因近几年来连续大旱,官府暴虐,土豪凶残,民不聊生。

    老父看到四野饥民面有菜色,于心不忍。

    于是仗义疏财,独家开仓散粮,周济贫民。

    不久便把偌大一个家产耗费殆尽,又遭到恶霸豪绅的诬陷排挤。

    因而被迫出售了店铺房舍,带着全家离了宝庆城。

    我们都问老人家,到哪里去呀?

    他说只有一个去处了。

    那就是数百里外我舅舅家的九龙山白竹坪田庄。

    中午时分,到得山腰。

    这里另有一番不同景色:遍地野菊怒放,蜂飞蝶舞,芬芳扑鼻。

    路边古松竹上,爬满了燕尾,葛麻、黄药、威灵仙。

    叶色犹浓,花儿正盛,簇簇朵朵,垂挂脑畔耳际。

    看来九龙山这里,没有旱灾。

    清泉叮咚,鱼游蟹爬;怪石嵯峨,丝缠萝绕。

    救兵粮果红叶瘦,九重楼花白藤肥。

    山间胜景,人世罕有

    我们全家,久居古城,乍到山野,顿开眼界。

    早把满腹忧愁悲愤,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家子迷情于这旖旎山景之中。

    真是乐不思蜀,留连忘返。

    忽然间狂风撼竹,一声狂啸,声震长空。

    一只斑斓华南虎,从巨石后面一跃而出。

    我急忙把父亲推在一边,挺身斗虎护父。

    我那年正满十七岁,血气方刚一青年。

    吟诗作赋、琴棋书画略微通晓。

    父亲又替我从小聘请武师传授拳脚工夫,不敢说文武双全,但也略知皮毛。

    加之身段灵活,颇有力气,并不惧怕猛虎。

    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也。

    当下猛虎吼声未绝,气势凶猛。

    只见这个畜牲一个泰山压顶扑来。

    我不闪不躲,竟迎面向虎口冲去。

    众人惊呼间,我已一个鳅鱼钻泥,从饿虎胯下滑过。

    猛虎一见扑了空,立即双脚往后一掀,我灵巧地一闪避过。

    可是飞溅起来的尘沙就迷住了眼睛。

    不容我多想,铁棒般的虎尾又呼地扫来。

    我眼内痛痒,视物模糊,躲闪得略迟缓了些儿。

    虎尾猛然击在腰上,把我抛起一丈多高。

    这山中之王早趁势旋转躯体,大吼一声纵起,把我从半空中扑落掌下。

    钢刃似的利爪,抓得我衣裳碎裂,血迹模糊,十分的疼痛。

    可惜我空自年少,还学了一身好武艺,在千钧重力的虎爪下,竟一丝儿也动弹不得。

    我们一家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软瘫在地。

    饿虎张开血盆大口,伸出满是硬肉刺的腥红长舌,低下头来,就要舔破我咽喉。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家中人空自惊叫,谁又能向前救我嘞。

    父亲和母亲都奋不顾身冲来,可是都被仆人们紧紧地抱着。

    他们齐声说:“老爷,不要再搭上几个人的性命呀。”

    在这命系一发之时,忽听得松林中一声娇叱,白莹莹的亮光一闪。

    飞燕般地掠出一个出身着白衣白裙的妙龄少女。

    她把装满蘑菇的竹篮子顺手一丢,一纵三丈,早已逼近虎身。

    只见她藕臂一伸,立即抓住了铁棒似的虎尾。

    顺手一拖,猛虎竟然踉踉跄跄稳脚不住,倒退两丈有余。

    我那时神志还清醒。

    心中知道,这个女郎本身没有拔树撼山之力。

    她用的的是借力打力的办法,所以能够四两拨千斤,拖动了猛虎。

    这一下,恼得这头兽中之王怒吼连声,竭尽全力,腾身返扑女郎。

    女郎好不机灵,趁势再次施展四两拨千斤,一提虎尾。

    又是借它腾扑之力,把这只重约七八百斤的老虎抛起两丈多高。

    恰象一个女娃娃把一个蹴鞠轻轻地弹上高空。

    只见女郎亦稍不停留,飞身随虎跃上。

    在半空中一手抓住它的顶花皮,一手捏住它的背脊,然后轻轻落地,稳稳地将它高举过头顶。

    猛虎开头还在她手中挣扎咆哮了。

    可是女郎柔和地喊了一声:“静娜,怎么不认识我了。”

    这一声呼唤好生奇怪。

    那猛虎一听到静娜两个字,一下子便不动了,象一段截断了枝叶桠杈的古木。

    少倾,少女把它轻轻放下,这畜牲如木雕泥塑般呆立着。

    而且还睁大那对吓人的圆眼睛看这女郎。

    看来这是女郎点了它的穴位。

    其实不是这样的。

    只见少女提起竹篮,笑盈盈地翩然跃上虎背,举手朝我们扬了扬。

    这并不是解它的穴道样子。

    可是。

    这猛虎好像是大梦还没有醒过来,便奔腾咆哮,翻扑剪跌,左冲右突,窜涧跳岩,狂怒万分,想把她摔下背来。

    女郎灵巧地直立在虎背上,见机行事,因势而为,不停地变换着各种姿势。

    她动作灵活,姿态优美,只会使人想起皇宫中衣飘袂飞的舞女,谁会相信竟是在猛虎背上。

    猛虎见摔她不下,便尽力扭过头来,呲牙咧嘴地向背上乱咬。

    她反而轻盈地一跳,双足蹴在虎耳上。

    猛虎猛一低头,尾巴高翘,向背上乱扫。

    她就轻飘飘地一个蜻蜒翻飞落荷尖,单足点在尾尖上。

    猛虎法儿使尽,力气不济。

    她却象在它背上生了根一样。

    山风吹拂,女郎的白色衣裙随风飘舞,犹如一株稀世珍宝晶兰花。

    这朵晶兰花牢牢地植根在虎背上,任凭狂风暴雨,也不动弹半分。

    这番绝妙的降虎武功的表演,真是世所罕见。

    黎胤一家子看得呆了,个个把舌头伸出了尺多长。

    遍体鳞伤的我,竟忘了钻骨的痛楚,在家人搀扶下,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

    看到惊险处,竟不自觉地噫噫连声,为女郎的安危过度担心而心惊肉跳。

    良久,猛虎气喘如雷,渐渐倦怠了。

    这时,女郎又发话了。

    “静娜,是不认识我了,还是见到我,太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