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2h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虎背奇花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会初成功
    嘉靖还说:“众位爱卿还议论一下,蓝道所说的巾帼奇才崬晶兰,以及沈经历沈链之子沈襄錚,可以封什么官衔,给予何种奖励?”

    暂时无人回答。

    因为蓝道说只求给予名号上的封赐,这一个空头名号,太对不住功臣了吧。

    可是有人就巴不得这样封赏呀。

    这个人就是当朝相国严嵩呀。

    嘉靖皇帝见大家不说,又开金口吐玉言:“朕以为,崬晶兰虽然是女儿身,我朝中大臣,衣冠楚楚,却有谁人能及她呀!”

    御史邹应龙听到嘉靖皇帝之言,很是兴奋。

    他立即出班奏曰:“我主圣明,微臣觉得崬晶兰女士这等奇才,应该赐一品夫人,那么沈襄錚就应该封赐为翰林院一品大学士。”

    严嵩听了,也立即出班反驳曰:“小小御史邹应龙,不明事理。”

    “一个没有考举人的白衣,怎么就成了翰林院一等大学士,太荒唐了”

    “依微臣所见,只可以奖励百两白银,就足够了。”

    “至于什么崬晶兰,一介女流,会一些拳脚,还会点小小鬼名堂,就口头褒奖两句可矣。”

    蓝道恐怕他们争执不下,只好开口了:

    “启禀圣上,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句名言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陛下乃天之骄子,可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了。”

    “今沈襄錚文武双全,崬晶兰有经天纬地之才。”

    “活捉安信炆雄,全出自她的谋划。”

    “巾帼英豪扬我国威,即使是女流,都要给予有名有实的大大封赏。”

    嘉靖听了,立即开口降旨:“国师所言极是,就按照御史邹应龙之言,予以办理。”

    可是严嵩不死心,又抱笏上奏:“国师所言,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只怕天下的文人都不服。”

    蓝道听了又说:“丞相此言虽然有点道理,那么就白白地看着难得的人才流失不成。”

    “明珠埋于沙堆中,也太可惜了。”

    “那么,我想明年就是科举之年,我保荐沈襄錚明年参加大考,比武比文都行。”

    “他为剿灭山匪,消灭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底下那些程序,总可以省了吧。”

    文武两班,齐齐出列,都大声说:“国师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嘉靖皇帝其实不是昏君,见满殿大臣,大半附议,龙心大喜。

    他趁势说:“论功封赏,何必还再拘泥于程序和行事,朕看不必比了,明年的武状元,我现在就定了,非沈襄錚莫属。”

    “并且昭告天下,有不服者,可以报名今年就来京城比试。”

    “公告出示后,三个月内,无人报名与沈襄錚比试,就定了。”

    “天下武生,也不会有异议了。”

    嘉靖皇帝,金口玉言,谁还敢异议。

    众人齐呼:“我主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下众多道士,都参与了驱除倭寇之战,沈襄錚崬晶兰的威名传遍神州,谁能不服呀。

    这样沈襄錚就成了当年的武状元,挂名枢密院主事。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当然这是虚名,沈襄錚也不会来枢密院主事的。

    他也像蓝道一样,依然留在镖局,继续完成那趟奇特的镖物旅程:圣光驱役。

    嘉靖皇帝一个月也难上一次朝,所以他说是每月十五为朝会,这一点他倒是做到了。

    还有就是有特大的好消息或者紧急大事,也会上朝理事。

    这次就是听到剿灭了东南最大的倭寇集团,心中无限喜欢。

    所以破例步出炼丹的仙房上了这次朝。

    他退朝后,就又进丹房修炼,总觉得有件事情办的不太妥当。

    炼丹的大仙道一下就看出了圣上的心思。

    大仙心中略微一筹划,就想出了办法。

    他闭目而坐,捏指念咒。

    而后对嘉靖说:“主上何必还在思量今天的朝议,我现在算出了圣上的心意。”

    “如果这次派大兵去洞山岛,劳师动众,不一定会获得这样的大胜。”

    “夫天兵一动,粮草器械,耗费无数。”

    “而今我师弟蓝道和南兴镖局,一鼓簜平海波,朝廷没有花费任何经费。所以心中不安。”

    嘉靖听了,点头称是:“那当然让朕心中不安,如果这样对待立下大功的人员,以后还会有谁替朕分忧,为国出力呀。”

    “是呀,蓝道动用了江南那么多的道徒,南兴镖局的人也要吃要喝呀。”仙道立即接腔,“如果这样用虚假名头,就算打发了功臣,他们去喝西北风吗。”

    “那镖局和天雷殿,是无法维持下去的。”

    “圣上如果在大殿上说要封赏他们什么金银,严老相国就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挠。”

    “现在圣上退朝了,不如直接下旨给户部,给他们拨点经费,不就得了吗!”

    炼丹大仙道振振有词地说。

    炼丹大仙还向嘉靖皇帝汇报一件他不知晓的大事情。

    “那就是天象已现,三年五载后,大明朝会发生大瘟疫,比前朝草原上的黑死病瘟疫还要厉害十倍。”

    “那次黑死病,是源自大草原上的大巫师,用死老鼠浸水,再把这死鼠水喂马,而后送给中原。”

    “那次瘟疫,在北方是十里无鸡鸣,百村断炊烟。”

    其实,嘉靖帝幼时听太傅讲过那次瘟疫,常常嗟叹不已。

    听到仙道此说,不由得龙心寒颤。

    不过他说:“三五年后的事情,仙人如何就预先知道了。”

    仙道说:“我教之祖老子,在周文王时为守藏使,后迁为柱下使。”

    “教祖预见周朝即将衰落,遂辞官离去。”

    “骑着大青牛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恳请他老人家著书传世。”

    “老君遂挥毫大书五千言,写下了传颂千古的《道德经》。”

    “世人却不知道,尹喜还恳请我祖指示其万年大事。”

    “我祖本说天机无可泄露。”

    “但是见其心诚无比,泄露天机如能恩泽万世后之凡民,遂不顾一切,说了几句话。”

    说到这,他故意卖个关子,跪拜在皇帝脚下,说:“这几句话的内容,臣还是不敢说下去了。”